2015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一家高校无论是否名列其中,都会受到该方案的重要影响。该方案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办什么样的一流大学”、“如何办一流大学”的大反思、大讨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理念深植全国高校。
方案加大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建设高校的资源投入力度,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总预算从2016年的约2300亿增加到2018年的约3000亿元,三年增长了三成。
自方案实施以来,以“双一流”高校为主力军的中国大学的科研竞争力在全球排名中所占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比如,在2020 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3个学科超越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一众高校,排名世界第一。
从整体来看,该方案以其准市场化竞争性配置的建设资金,驱动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培育重点学科,鼓励优中选优、尖上拔尖,强化核心专长。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共同资助下,地方政府积极地对本地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方案进行系统谋划。
比方说,在“双一流”启动之初,北京市即拟投入百亿元开展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广东省计划投入50亿提升“高水平大学”竞争力,湖北省计划每年投入10-20亿推动全国百强大学建设。“双一流”方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深圳大学虽然没有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但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得到深圳市的大力支持,支持力度不低于国家“双一流”方案,取得超过许多“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效果。2012年深圳大学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确定了“10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的建设目标。得益于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支持,比如深圳市先后分两期给予深圳大学专项经费投入,深圳大学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显著进步。
2019年,深圳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新增自主培育国家杰青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数量、新获批博士后流动站数量、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等均居地方高校第一。不到三年的时间里,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而深大的Nature Index 去年进步100多位。深圳大学在权威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国际排名每年进步近百位。
没有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支持,深圳大学难以跑出高校发展中的“深大速度”。因此,深圳大学也利用自身的人才与科研优势反哺城市,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深大充分利用地处“中国硅谷”核心的地理优势,不仅与腾讯、中集、迈瑞医疗等顶尖企业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还初步形成了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生态圈。在深圳大学方圆5公里内的众多创新型企业,比如腾讯、雷柏科技等,由于地缘、学缘和师承关系,其管理团队或研发人员经常回到深大校园,共享实验室,共建创新团队,共研科技成果,共同开展专利申请和成果转让,提前“预订”毕业生加盟公司。
此外,为了更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深圳大学与地方政府签约成立综合性、集约式科研转化平台,构筑起“1+13”的科研成果孵化平台,即“1”个深圳大学技术转化中心和“13”个转化平台。“13”个转化平台是深圳大学与深圳市的10个区共建的科研成果孵化展示和转化的集约平台,把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现实生产力。
虽然“双一流”方案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高校资源投入差距客观上有所拉大,特别是入选“双一流”的部属高校与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之间的差距。
比如,201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始公布部门预算时,当时只有一所高校预算超100亿元,但在此后短短7年时间中里,超百亿或者近百亿预算的高校已达10所。许多地方高校的年度经费只有同样学生规模的部属高校年度经费的“零头”。这个差距需要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地方高校如何在既有格局下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发挥自身的相对优势,实现层次跃升、后来居上,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专门的建议。我认为,要加大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对地方高校的开放度,以全球视野、大国格局加快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对发展态势良好,在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价中持续表现良好,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高校,要尽可能纳入新增建设范围。
要强化中央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支出责任,破解目前高校贫富差距拉大的“市场失灵”。对所有地方高校,中央财政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地方财政投入进行补贴。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担比例或补贴比例可以有所区别,对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予以倾斜照顾。
李清泉系深圳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