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不会取代英文成为学术界通用语

菲利普·阿尔特巴赫(Philip Altbach)和白杰瑞(Gerard Postiglione)表示,尽管中国正在崛起,但就连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英语的使用是不可逆转的

二月 13, 2022
A signpost with the name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on it
Source: iStock

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19世纪,伴随着德国高校的崛起,德语作为国际科学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尽管在各个国家,本国语言仍占主导地位。20世纪上半叶,当美国高校称霸时,英语变得更加显赫。因此,随着中国高校的全球排名不断上升,评论家们是否有理由发问,有朝一日中文是否会成为科学的通用语

中国的崛起当然令人吃惊。的确,中国高校在如此短时间内的上升轨迹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约200所研究型高校中,现在有6所进入了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的前100名,其他许多高校的排名也在快速上升。这是对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几个教育卓越项目上史无前例的约1820亿美元(约合11500亿人民币)投资的反映。

就学生人数而言,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体系。新冠疫情之前,中国的高校吸引了50万名国际学生,其中大多数是为了学习汉语,但攻读学位课程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在专利和科学出版物方面,没有哪个国家的增长速度能与中国相媲美。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且继续在科学和技术上,以及在参与“一带一路”提案的其他国家的教育系统上投入大量资源,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将继续扩大。

然而,那种认为中国高校将稳占全球前10的预期可能是错误的。这些高校面临的问题包括高度官僚主义、机构本身的低自主权、对校园内部管理和知识分子生活的直接政治控制,以及公开获取信息的政治风险,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

此外,英语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霸权”是根深蒂固的。德语和英语的兴起发生在学术体系还很小、科学期刊数量也不多的时候。但是现在科学网(Web of Science)收录了7900万篇文章,其中90%是英文的。其他主要引文搜索中英文文章的占比也与此类似。

英语学位课程的需求也很多,包括在非英语国家的高校中。Studyportals网站最近的一项研究统计了除4个主要英语国家外的27874个采用英文授课的课程,而近年来这一数字还在显著增长。

虽然以中文为母语的人(9.18亿)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3.79亿)多得多,但会说英语的人(11.32亿)略多于会说中文的人(11.17亿)。此外,英语在55个主权国家中都是官方语言,其中包括6个亚洲国家——新加坡还将英语作为其主要语言。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的前100所高校中,64所都是英文教学的,其中包括香港的几所大学。而其他的一些学校,如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和荷兰的几所高校,则广泛使用英语。甚至由中国高校出资的4所分校也都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

相比之下,目前中文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或科学传播的国际化媒介在中国以外的关注度较低。虽然中国作者在国际上被引用的出版物数量显著增加,但其国际知名度有限。

中国对政府出资的孔子学院进行了重大投资,估计每年投资额为100亿美元(约631亿人民币)。孔子学院提供中国语言和文化课程。2019年,6大洲共有530多所孔子学院。据中国教育部估计,全球有1亿人在学习中文。但是,最近有关孔子学院的争议甚嚣尘上,许多分院已经关闭。

这一切都有助于解释在国际学术界使用中文一事上中国所采取的实用主义方法。语言是民族自豪感的关键,这在各国学术界都是一样的。学术领袖们意识到,国际参与不应损害本国语言。但是,尽管英语在科学文献中的广泛应用可能给中国科学家带来不便,它并不是中国科学进步的主要障碍。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政府没有计划推动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科学语言的原因。事实上,中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英文国际学术和科学期刊。从长远看,这些期刊使用英文是为了使自己更具国际竞争力。据《自然》杂志(Nature)称,中国政府每年投入逾2亿人民币帮助提高约280份期刊的水平,其中大部分以英文出版。

此外,越来越多的科学文献被从中文翻译成英文,这使得科研合作更加容易了。量子驱动的人工智能的前景将使翻译在未来几十年变得更加完美。

这种加速的技术进步无疑会削弱英语的主导地位。此外,随着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影响力,世界各地高校的中文教育一定会增加。然而,科学合作、全球学术讨论和许多出版物仍将使用英语。

菲利普·阿尔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为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研究教授和接触研究院。白杰瑞(Gerard Postiglione)为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教育学院名誉教授。

本文由陆子惠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

请先注册再继续

为何要注册?

  • 注册是免费的,而且十分便捷
  • 注册成功后,您每月可免费阅读3篇文章
  • 订阅我们的邮件
注册
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read this article.

相关文章

Reader's comments (4)

Recently, my research data has led me to think more about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n academic system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curriculum (particularly, in Schools of Education), and this article furthers my thinking. For me, the "scientific journals"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seem not to include the journals in social sciences (should I group Education in social sciences ?) and humanities. I want to know whether, or to what extent, the ubiquity of Englis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terature (maybe not? I haven't done any research on this) has been an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in countries where English is not an official language and/or not the primary language used by the majority of people. I also wondered whether or how the ubiquity of English literature has been an obstacle to global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regarding topics i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F
F
For Chinese to become a truly functional and widespread language i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ademic world a major requirement would be it's widespread use of the pinyin alphabet in its journal articles. Firstly, learning the 2,000 to 3,000 Chinese characters is a great burden on scientists and people in general to master to effectively read not only Chinese general journals and written materials but especially scientific journals. Scientists do not have the several years to devote just to learn the characters let alone the language itself which is by the way quite straight forward and equal in difficulty grammatically as Indonesian or Italian. Learn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lone is equal to about learning two to three languages in terms of time allotted. Scientists in general would rather devote that long term time in learning and researching their fields of speciality. Furthermore, those keen in learning fluentlt the use of 2000to 3000 Chinese characters are quite welcome to devote that energy and time, but scientists have better things to do or rather learn a language with a more convenient and easier alphabet be it German Russian Polish Italian etc.